教会学校的办学方式有什么特点?

2024-05-10 18:09

1. 教会学校的办学方式有什么特点?

教会学校的办学方式,还注意采用中国原有的学校模式或名称,以期迎合中国士儒的心理。譬如:书院及义学作为中国故有的学校称谓,便被教会学校所沿用。据1868年第三期的《教会新报》统计:1866年天主教在华创办的书院已达12所。基督教1905年时已在华创办的大书院、书院也达12所。而《教会新报》1868年第一期统计的1866年耶稣教义学,在华总数也达19所。这类义学,实际与传统教育中的蒙学、幼学性质相似;这类书院则相当于普通中学教育。

教会学校的办学方式有什么特点?

2. 我国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及影响?

教会学校的兴办 

一教会办学简介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帝国主义的炮舰,打开了我国闭关自守的大门。接着,帝国主义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利用欺诈压迫的手段,一百多年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对我国肆无忌惮地进行残酷的侵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写道:“帝国主义列强对于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一个方面,也不放松,这就是它们的文化侵略政策。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办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就是这个侵略政策的实施。” 

教会学校或教会所办的各类教育事业,是帝国主义列强对我进行文化侵略政策的最重要也是最大量的手段。 

基督教教育在中国,起始时间为1842年,即被迫开放五城为传教士自由居住之地时。当时国人极力反对外来侵略者,唯有教育不容易被国人排斥。而国内正兴办教育,教会随即开办了学校。最初宣讲圣经,教授读写知识和算术。来学习的多为穷苦儿童,学校免其学费。后来学校办学层次提高,开始介绍西方学术。 

1教会办学的形式 
教会办学,从幼稚园开始,小学、大学,一应俱全。除普通教育外,还办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社会教育等,应有尽有。还成立有教育会、青年会、书局、印刷机构、发行报纸等等。可以说,教会办理各类教育事业,有它的特殊目的和作用,有它完整的一套措施,有严密的系统,形式上与政府国民学校没有多大差异,但须学习基督教原理。基督教学校在校学生从1876年的4999人增加到1920年的245049人。(《新教育》第五卷第四期,1922.11)如此规模兴办教育,赋以“教会教育”之名,也不会过分。 

教会小学最初设立的宗旨为宣传福音,也为方便中国教众的子女入学。后期为培养和发展教众,“以扩充耶教之范围”,也向非教中儿童开放,并开始筹备健全教育,即增加美育、德育和科学知识教育。 

教会中学教育主要面向社会的中层阶级,而学校的发展也主要依靠这些人资助。这类学校多为寄宿学校,入校读书的也多为富人子弟。美国平信徒调查团看到中国的“基督教中学校大概是像美国的私立学校。它们有美丽的校舍,所收学生,大率是富家子女。他们专事学习英文。他们所过的生活是快乐的、寻常寄宿学校的生活。所穿的衣服,所用的器具,所玩的游戏,往往是欧美化的;所住的房屋和花园,都是使人赏心悦目的”。(见《教会中学无须改革》一文) 

基督教大学的目的,则是培养特殊人才,“此种人才,不独要有专门学识和训练,对于改造国家的影响,可因少数坚决的领袖而转移,影响到该地人民以后的历史”,基督教大学的性质是精英教育,而且是为殖民者进行文化侵略服务的,“倘若基督教学校能产生出持有基督教人生哲学和富于道德裁判力的领袖人才,倘若他们能参与指导中华文化和国家生活进步的方向,而且能实力令这种进步得以实现,这便是基督教育永久特殊贡献。”(见《教育季刊》一卷四期所载《基督教教育对于改造中国的特殊贡献》) 

2教会办学的目的 
为了侵略的必要,教会学校给中国造就了数百万区别于旧式文人或士大夫的新式大小知识分子,殖民事业的发展需要熟悉西方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人才,因此教会学校的开办符合了他们的需要。教会教育的目的是明显的,《中国基督教教育事业》一书中写道:“教会学校,实尝养成多数之男女人士,……今皆身膺重要之位置,于政治、教育、商业及基督教会今方发展之情况,咸大有作为”。1897年8月《中西教会报》上指出振兴学校,在于“培植精英,上达朝廷,下达草野”。在《基督教教育之宗旨与精神》(见《新教育》五卷一、二期)中说明基督教教育要使中国基督化,“必有彻底纯洁的基督教,方足使中国彻底的受基督化。” 

1890年,在华传教士大会上,首任中国教育会会长美国传教士狄考文(Calvin W.mateer)说:“真正的基督教学校,其作用并不在单纯地教授宗教,从而使学生受洗入教。他们看得更远,他们要进一步给学生们训练,……成为社会上及在教会中有势力的人物,成为一般人民之导师和领袖。” 

在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时,伊利诺大学校长詹姆士致函总统罗斯福说:“哪个国家能在教育这一代青年的事上成功,哪个国家就会由于付出一定的努力,而在道德、知识和商业的影响取回最大可能之收获。如果美国早在十五年前就做到把中国学生之潮流引导美国来,并使这个潮流不断壮大,那么,我们今天就一定能够通过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们,来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一种最令人满意的又最为巧妙的控制。”(见明恩薄(A.H.Smith), China America Today) 

巴尔顿(James L.Barton)在《传教士和他的评论者》一书中说到:“传教士们是值得我们援助和支持的。如果我们让他们失掉支持,我们国家的名誉将要受到损害。毫无疑问,他们一走,我们的商业就会遭到极大损失,我们之外交就会失掉支柱。” 

解放前夕,协和医学院美国校长顾林写信国民党政府卫生部美国顾问兰安说:“用一百万美元来支持各教会大学,比用二百万美元帮助蒋介石维持军队更有用。军队会叛变,至于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则更为驯服可靠,忠诚不变。”(见1952年7月《新华月报》第162页) 

教会学校对我国的殖民文化宣传与教育,值得警惕。帝国主义利用教会来华办学,我国最初无条例或法规加以限制。教育目的、制度、学校的一切措施,全由教会订立施行。直到1917年我国教育部才订立《中外人士设立专门以上同等学校考核待遇法》,1921年订立《教会所设中等学校请求立案办法》,1925年特定《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六条》。虽然有了规定,教会学校一般还是相应不理,因为条文中有“学校不得以传布宗教为宗旨”,违反了教会学校的要求。 

192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私立学校规程》,1927年公布了《私立中等学校及小学立案条例》、《私立大学校及专门学校立案条例》,所有各教会设立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波动起来。有的按照条例办理,有的阳奉阴违,有的受外国教会之命,暂行停办。自此收回教育权运动之后,学校才渐渐摆脱教会的影响。 

二教会学校对中国的影响 

清朝末年,中国几亿人口,大半目不识丁,且守旧而不知谋新。国家满目疮痍,破败不堪。环顾四海,国之富强,大都由推广学校开始。欲求中华之崛起,唯有兴办教育,寄希望于中国之少年。教学兴办学校,在传教士看来,“道德能修,学问精进”。在中华儿女眼中,既要看到帝国主义殖民教育和文化侵略的阴谋,但也只能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因此教会学校的兴办,对中华民族摆脱封建社会的影响,学习知识,增广见闻,从而唤醒人民崇尚科学、民主、追求国家独立与富强之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 

1人格培养以脱离封建思想的影响。 
在《基督教教育之宗旨与精神》一文中指出:“教育者之品格,最关重要:完善的学校组织,理想的课程及设备,均不足担保成绩之优良。惟人格为教育成绩之要素,而尤教育者之必具之要素。是故学校之产品,属于人的方面为重要。主在培养健全的人格;其名誉及地位,虽亦重要,乃其次也。”(《新教育》第五卷第一.第二期合刊号)基督教教育目的,首先是发展天然的心向,充裕个人的生活,并培养人格。然后要求具备一定的终身事业,施以职业教育和普通科学教育。最后就是按照中国新生活的情形,进行公民训练。基督徒创办、根据基督化精神办理的教会学校,目的是“培养学生,授以相当知识,使他们将来对个人和社会,均有所贡献,而尤在使他们的生活,都有基督化的精神”,简言之,就是培养基督化的品格。这样的品格是符合资本主义工业、民主和道德体系的,对人民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有一定积极影响。 

2让中国教育的教学改革有了借鉴西方的窗口 

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根据教育方法和形式的不同,分为三种。 

第一种为旧式教读,使用旧学书籍,“熟诵而牢记之”,最初不一定理解其中意义,若干年后渐渐精密研习,才有所成就。中国自古以来的私塾学堂多采用此种教育,故常有“朗朗读书声”。这样教法的学校在20世纪初占全国多数,尤其是小学。 

第二种为教会办的高等学校。这样的学校多半为美国人开办。美国人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主要原因为美国人“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并在中国开办殖民教育。美国所办学校,如清华学校、北京协和医学校及燕京大学等中国名校,早期都是美国教会学校。20世纪初,美国正吸收大量移民,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业社会逐渐向工业社会转变。教育也经历了各方面的革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都得以改进。教会学校将本国的经验带到中国来改造他们的教会学校。 

第三中则为中国进步教育家创导开办的学校。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独有自己特色和魅力,是西方殖民者难以接受和理解的。因此国人有必要成立符合中国特性的新式学堂,并由华人自己来指导。尽管此类学校不排斥部分欧美籍教员,但其办学与教会学校性质截然不同。教会学校传承西方工业社会的办学特点,教育较大程度的是造就“机械”,培养能为本国工业和商业服务的专门人才,功利性实足。而国人开办的新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宣扬民主与科学,引导国民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努力学习。 

三种教育同时共存了较长一段时期,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发起了教学改进运动,也逐渐从教会手中收回教育权,教会学校有所减少。通过教会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实践,国人得以充分了解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形势,教会学校还是起到了一些“窗口”作用的。 

3西方科学技术得以较快传入中国 
中国的教会学校遍布很广,数量众多,影响较大。1930年,基督教在华创办大学,完全大学有齐鲁大学、华中大学、岭南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城区商学院、东吴大学、华西协和大学、燕京大学等,在校总人数3809人;另有文理学院,包括福建协和学院、金陵女子学院、之江文理学院、华南女子学院等,在校学生共526人;医学院,广州夏葛医学院、辽宁医科专门学校、上海女子医学院,在校人数181人;神学院,信义神学院、齐鲁神学院、金陵神学院、沪江神学院、广东协和神学院、华西协和神学院、燕京宗教学院等,在校共4516人。 

如此众多的学校,对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有一定积极作用。美国教会于1913年在南京创办的金陵女子大学,分文理两科,完全按照英美大学的标准办学,采用美国大学课本,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美国有关的研究院深造。教会在华办学期间,在华的外籍教授也是相当多的。1918年来中国推广棉林种植的美国专家郭凤仁,当时是美国此领域成就显著的学者。1919年至1921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民主主义教育代表杜威来到中国讲学。中国较早开展视听教学的高校就是美国教会开办的金陵大学,也是有这方面历史因缘的。 

转自:http://old.blog.edu.cn/user2/57870/archives/2006/1166378.shtml
.

3. 教会学校为近代中国教育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教会学校在华创办的成就是显著的,教会学校的办学经验、管理模式及章程,为中国近代教育所取鉴;教会学校的课程教材,在外语、自然科学及妇女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也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教会学校也为中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传教士期望通过教育,来控制中国的主权,支配中国的教育,并使中国彻底基督化、殖民化,但实际的后果却完全背离了这个初衷。在这一点上,中国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和爱国主义传统,最终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

教会学校为近代中国教育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4. 中世纪教会支持创办大学的目的是( ) A.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扩大神学的研究和传播 C

     B         此题主要考查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有关知识的理解。大学兴起的背景有以下几点:新兴的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强烈要求展开世俗教育;教会为了在更大范围内研究和传播神学,也支持大学的创办;随着城市的兴起,城市的经济生活对于一些专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原有的基督教神学院无法满足这种人才的需要。D选项是大学的地位或许影响,可以排除;ABC都是兴起的背景,但是符合题干要求的只有B。因此答案为B。    

5. 简述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国教育史

早在鸦片战争以前,就有外国传教士来华办学并开始设立学校,1900年以前的60年间传教士:在中国创设教会学校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时期的教会学校办学的目的是“传播福音开辟门路”加强宗教的影响,采取免费入学,学生很少;教学内容很简单,相当于小学程度的学塾,主要有数学、天文、地理等课程,还开设了外语课程:学校的规模很小,主要在开放口岸;在新式学堂还未设立的清况下,教会学堂成立,开创了教会在华办学的先声。这是一所专门为华人开办的学校,以丰富的西学课程充实了在此求学的中国青年,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形成了他们的近代社会观念的基础。鸦片战争以后,按照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外国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首先进入五个通商口岸开办大量教会学校。早期的教会学校一般规模较小,有的学校只有两三个教师,级别较低,一般为中等以下的学校,并且十分重视女子教育,一开始就开办女学,早期教会女学堪称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先声。在课程上,传播《圣经》的同时,也传授某些儒家思想。此外,也重视自然科学的传授。教会学校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传教,因为兴办学校传播西学是传教士藉以扩大影响,

进一步达到传教目的重要手段。但这种学校是在中国士地上出现的新式教育,在办学形式、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员等方面,都突破了原有的封建传统教育的模式,培养了一些具有改革思想的人才。【摘要】
简述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国教育史【提问】
早在鸦片战争以前,就有外国传教士来华办学并开始设立学校,1900年以前的60年间传教士:在中国创设教会学校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时期的教会学校办学的目的是“传播福音开辟门路”加强宗教的影响,采取免费入学,学生很少;教学内容很简单,相当于小学程度的学塾,主要有数学、天文、地理等课程,还开设了外语课程:学校的规模很小,主要在开放口岸;在新式学堂还未设立的清况下,教会学堂成立,开创了教会在华办学的先声。这是一所专门为华人开办的学校,以丰富的西学课程充实了在此求学的中国青年,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形成了他们的近代社会观念的基础。鸦片战争以后,按照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外国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首先进入五个通商口岸开办大量教会学校。早期的教会学校一般规模较小,有的学校只有两三个教师,级别较低,一般为中等以下的学校,并且十分重视女子教育,一开始就开办女学,早期教会女学堪称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先声。在课程上,传播《圣经》的同时,也传授某些儒家思想。此外,也重视自然科学的传授。教会学校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传教,因为兴办学校传播西学是传教士藉以扩大影响,

进一步达到传教目的重要手段。但这种学校是在中国士地上出现的新式教育,在办学形式、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员等方面,都突破了原有的封建传统教育的模式,培养了一些具有改革思想的人才。【回答】
您看是这方面的答案吗【回答】
我也不知道啊,我知道了就不会问了【提问】
那请您把问题详细的给我看一下【回答】
我帮您判断【回答】
您给的题目有点模棱两可【回答】
简述洋务运动时期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提问】
课程设置有1.宗教2.外语3.儒学经典4.西学【回答】

简述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国教育史

6. 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分为

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 、教区学校 、大主教学校。
教会学校是指基督教(新教)教会所设立和控制的学校。最早出现于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大都是教会办的。现在某些国家中大量的初等﹑中等和高等学校仍受教会控制。

由于教会学校的特殊地位, 在一个较为封闭的大环境中形成了若干个较为开放的小环境。教会大学的中国师生与西方文化乃至西方社会有较多直接的接触,思想比较活跃并且享有较多的自由。


教会学校校规非常严,不仅对学生有成绩要求,还对学生有很高的礼仪要求。教会学校中女子学院居多,而且女生都穿校服,剪短发,不化妆,不涂口红,不染指甲。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都是威斯利安女子学院毕业的学生,宋氏三姐妹都剪短发,不留其他发型。

毕业照中三姐妹都留短发,毕业照中的其他女生也是短发。香港真光中学在1993年前要求女生短发。弘道女中的校长周觉昧会亲自检查女生的发型,要求女生一律齐耳短发。
谈到教会学校,不得不先从美国教会学校说起,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美国许多世界知名的学校或大学都是由教会创办的。

7. 1840年前后教会学校的性质是什么?

教会学校的类型及办学章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趋多样化、正规化和系统化,这反映了教会学校在华滋生、发展及趋于成熟的主要过程。
在1840年前后,教会学校主要是蒙学或小学类的初级教育机构,且数量极少,学生人数也不过若干名而已。19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中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在同、光二朝,普通中小学之外,又陆续出现了实业学校、工艺学校以及师范、法律、医学、护理、盲童、聋哑等专门学校。

1840年前后教会学校的性质是什么?

8. 中世纪教会和城市学校的不同历史作用

生产力的进步使得一些以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为主的区域得到发展壮大,从而形成了新兴城市。从事生产和交易活动的手工业者、商人成为了第一批新兴市民。

中世纪的城市市民成为了资产阶级的前身,他们有着本阶级的特殊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从而也有了自己的教育需求。而以往教会创办的学校由于教授的知识过于频发且不合实际,渐渐没落。

新兴市民们按照自己的职业要求和愿望出发,自发的组织、创办和管理学校,形成了城市学校教育体系。从严格意义上说,城市学校并不是指一座学校,而是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类似于一种自发组织的行会,因此也被称之为“行会学校”。

城市学校教授的内容摒弃了教会学校不切实际的宗教和神学,教授的都是与市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读、写、算等实用知识,以及与手工业、商业等有关的各类自然学科知识。城市学校的兴起使学校教育由单纯的宗教统治开始向着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而转变。

虽然不同地方的城市学校使用的语言、教授的科目、教师人员组成都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一种新兴阶级诞生的教育体系,也有着某些统一的特点。